描写元旦的词语

描写元旦的词语:1. 新年;2. 初一;3. 贺岁;4. 祝福;5. 欢庆;6. 鞭炮;7. 烟花;8. 晚会;9. 团圆;10. 家庭;11. 除夕;12. 红包;13. 拜年;14. 祭祖;15. 祈福;16. 美食;17. 娱乐;18. 放假;19. 感恩;20. 快乐

描写元旦的词语 相关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元旦 元旦 (世界节日)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之名称指的是夏历(阴历,又称农历)正月初一,有现存文献记载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或“公历年”。 “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
元会 元会 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称元会。 元会也是一套计时系统的名称,元会这一词本身不具有具体的时间长度属性,相当于时辰计时体系的时辰,公制计时体系的公制,是上古神话的一套记时体系;而现代网文常出现的一元会属于现代生造词,长度应等于一元乘以一会。
节旦 节旦 jié dàn 节旦 元旦节日。 清 朱之瑜 《与安东守约书》之三:“节旦众人交礼之日,不佞不当往。”
春旦 春旦 春旦,读作chūn dàn,汉语词语,是指元旦,亦指春日的早晨。
元辰 元辰 (节日)元辰,拼音:yuán chén,注音:ㄧㄨㄢˊ ㄔㄣˊ 解释:1、良辰,吉辰。2、元旦。
肇旦 肇旦 肇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zhào dàn,意思是元旦。
正会 正会 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接受朝贺的礼仪,喻指元旦
元春 元春 (汉语词汇)元春 yuán chūn 元旦。《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隋元会大飨歌》:“展礼肆乐,协此元春。”
戴凭经 戴凭经 戴凭经,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
戴憑經 戴凭经 戴凭经,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
空日 空日 kōng rì 1.不标日期。犹某日。 宋 苏轼 《论桩管坊场役钱札子》:“ 元祐 元年六月空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 苏轼 白。” 2.闲空的日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其清号日期,一月六次,择定空日查比。” 3.某些历法中不记日月的日子。如傣族历法中除夕和次年元旦之间的一天或两天。
岁日 岁日 岁日:古代汉语名词 岁日:唐代元稹诗作 岁日 (古代汉语名词)词目:岁日 拼音:suì rì 词性:名词 结构:偏正式合成词 元旦,新年第一天。 唐顾况有《岁日作》诗。 宋梅尧臣有《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绝其家持以为岁日辛盘之助》诗。
危竿 危竿 wēi gān 危竿 杂技的一种。长竿矗立,人攀其上以作表演。亦指演出时所用的长竿。 唐 韦元旦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危竿竞捧中街日,戏马争衔上苑花。” 宋 王应麟 《玉海·圣文·庆历危竿论》:“ 元佑 六年 刘摰 奏 仁宗 ( 庆历 四年)所録三十六事内《危竿论》,圣意以为人君处至危之地,譬如危竿须用正直之木。”
新年 新年 (中国传统节日)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新年的到来。
歲日 岁日 岁日:古代汉语名词 岁日:唐代元稹诗作 岁日 (古代汉语名词)词目:岁日 拼音:suì rì 词性:名词 结构:偏正式合成词 元旦,新年第一天。 唐顾况有《岁日作》诗。 宋梅尧臣有《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绝其家持以为岁日辛盘之助》诗。
椒酒 椒酒 椒酒是用椒浸制的酒。中国民俗文化之一,农历元旦向家长献此酒,以示祝寿、拜贺之意。
岁仗 岁仗 岁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ì zhàng,是指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索苇 索苇 词目:索苇(索苇) 解释: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特刊 特刊 特刊是汉语词汇,是指报、刊为纪念某一节日﹑事件﹑人物等而编辑的一期或一版。如元旦特刊。
五色挂钱 五色挂钱 五色挂钱,中国传统年俗。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
新桃 新桃 新桃即新的桃符。中国民间用画有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挂在大门旁,用以驱鬼辟邪,每年农历元旦更换一次,称为桃符。
新吉 新吉 新吉 指农历元旦。 清 张自超 《扫尘行》:“岁岁荒村守敝庐,家家浄扫迎新吉。”
履岁 履岁 履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ǚ suì,是指元旦。
索葦 索苇 词目:索苇(索苇) 解释:即苇索。以芦苇所作之绳索。旧俗,元旦悬苇索于门,谓可以御凶邪。
履歲 履岁 履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ǚ suì,是指元旦。
五色掛錢 五色挂钱 五色挂钱,中国传统年俗。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
歲仗 岁仗 岁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uì zhàng,是指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跨年 跨年 定义 元旦前日是元旦前一天,不少地区均有于元旦前日举行迎接新年的活动,而由横跨元旦前日至元旦的庆祝活动称为元旦倒数或跨年。格里历的除夕是在12月31日,农历除夕则在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元旦前日指西历12月31日(即一年的最后一天)至元旦的各种活动。近年来流行于此时进行节日倒数,以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
敘勛 辞典解释叙勋  xù xūn     依据立功事迹大小,比照勋赏条例规定叙予勋赏。叙勋时期,除有特殊功绩或必要者外,每年分「国庆」、「元旦」两次辨理。国庆叙勋以战功考绩特优,奉准存记叙勋为限。元旦叙勋,以平时成绩为限。
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示例】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近义词】平安无事、安然无事、安然如故【反义词】九死一生、在劫难逃、危在旦夕【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
安然無恙 【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示例】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近义词】平安无事、安然无事、安然如故【反义词】九死一生、在劫难逃、危在旦夕【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
元机 元机 2.犹天机。造化的奥秘。 明·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五:“礼乐刑政,体元化备於裁成,国常泰,年屡丰,元机默运。”
元機 元机 2.犹天机。造化的奥秘。 明·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五:“礼乐刑政,体元化备于裁成,国常泰,年屡丰,元机默运。”
三朔 三朔 sān shuò 三朔 指农历正月初一。《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六:“兹维端月,三朔肇临。”
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解释】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云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示例】消息何殊马牛风,~不相容。 ◎李木庵《一九四九年元旦献词》诗【近义词】斩草除根、一网打尽【反义词】养虎遗患、养痈贻患【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除坏人与坏事
茨菰 茨菰 (淡水植物)茨菰,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花有3枚圆形花瓣。慈姑(S. sagittifolia)分布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则栽培以食用其球茎。 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中的上等珍品。中医认为茨菰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茨菇每年处暑开始种植,元旦春节期间收获上市,为冬春补缺蔬菜种类之一,其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钙、锌、磷、硼等多种活性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肌能有调节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五辛盘 五辛盘 五辛盘又称辛盘、春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传统民俗。意在尝新。源于汉代立春日食生菜。立春吃五辛盘,是古人在立春之日以蔬菜、水果、饼饵盛于盘中馈赠亲友的习俗。晋代《风土记》中说:“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葱、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也就是现在的:葱、蒜、韭菜、油菜、香菜。
熙皞 熙皞 xī hào 熙皞 亦作“熙皡”。和乐;怡然自得。 明 李东阳 《送仲维馨院使还淮南》诗:“况当朝省盛才贤,且向山林乐熙皥。”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世运循环世复清,物情熙皞物咸亨。”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勋》:“喜朝廷清平再逢,臣工相庆熙皥中。”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地丁原始》:“自丁归地,而赋额不亏,吏民不扰,熙皥之盛,皆 康熙 五十年圣恩之所留。” 严复 《主客平议》:“熙皥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学堂 学堂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始 文翁为 蜀 守,立讲堂作石室於南城。永初 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 唐 韩愈《秋怀》诗:“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清 赵翼《己未元旦》诗:“青红省记儿童事,七十年前上学堂。” 清 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生了儿子,就要送他进学堂,女儿也是如此。” 冰心《两个家庭》:“他们住的那条街上很是清静,都是书店和学堂。”
展裹 展裹 zhǎn guǒ 展裹 辽 金 职官公服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大 辽 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 汉 服。”《辽史·仪卫志二》:“公服:谓之‘展裹’,著紫。”
蚌埠 蚌埠 蚌(bèng)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地级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2017年总人口381.25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京福高铁的交汇点;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素有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之称。 2017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550.66亿元。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學堂 学堂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始 文翁为 蜀 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城。永初 后,学堂遇火,后守更增二石室。” 唐 韩愈《秋怀》诗:“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 清 赵翼《己未元旦》诗:“青红省记儿童事,七十年前上学堂。” 清 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生了儿子,就要送他进学堂,女儿也是如此。” 冰心《两个家庭》:“他们住的那条街上很是清静,都是书店和学堂。”
除惡務盡 【解释】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云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示例】消息何殊马牛风,~不相容。 ◎李木庵《一九四九年元旦献词》诗【近义词】斩草除根、一网打尽【反义词】养虎遗患、养痈贻患【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除坏人与坏事
诏求 诏求 zhào qiú 诏求 皇帝下令征求。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 宋 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诏求,夫何妄庸,辄当遴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 宋 淳祐 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诏求中外直言。”
臨時政府 辞典解释临时政府  lín shí zhèng fǔ     国家遇有大变革时,正式政府未产生,暂时组织一个代行政府职权的机关。如民国元年元旦,国父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英语 provisional government德语 Interimsregierung (S)​法语 gouvernement intérimaire, gouvernement provisoire
詔求 诏求 zhào qiú 诏求 皇帝下令征求。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 宋 刘攽 《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诏求,夫何妄庸,辄当遴柬。”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 宋 淳祐 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诏求中外直言。”
五辛盤 五辛盘 五辛盘又称辛盘、春盘。即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的蔬菜,作为凉菜食用。魏晋以下,元旦日有食五辛盘的传统民俗。意在尝新。源于汉代立春日食生菜。立春吃五辛盘,是古人在立春之日以蔬菜、水果、饼饵盛于盘中馈赠亲友的习俗。晋代《风土记》中说:“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葱、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也就是现在的:葱、蒜、韭菜、油菜、香菜。
接灶 接灶 接灶又称迎灶,是一种传统节日习俗。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此日,民间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
新正 新正 新正汉语词汇。 拼音:xīn zhēng 释义:指农历新年正月,或农历正月初一,元旦。
接竈 接灶 接灶又称迎灶,是一种传统节日习俗。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接灶,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此日,民间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并敬以酒果点心。
车马 车马 车马,房斯达克创始人/CEO。车马是1998年进入互联网,创业思想家和实干家,两次创业。2010年元旦创立北京房斯达克电子商务公司,担任CEO,并创立品牌房达客。
传为美谈 传为美谈【解释】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出处】《公羊传·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示例】元旦昧爽,复衣冠送出,萧山至今~。 ◎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
春盘 春盘 (立春节日统食品)春卷是汉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民间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于待客。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之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源于汉代,与六朝元旦之五辛盘也有一定联系。故春盘或亦称辛盘。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因而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
大山 大山 (加拿大籍学者及主持人)大山(本名马克·亨利·罗斯韦尔,Mark Henry Rowswell),1965年5月23日生于加拿大渥太华,加拿大籍学者、主持人、相声演员。 1984年考上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开始攻读中国研究,并起了中文名字“路世伟”。1988年毕业后留学于北京大学进修中国语言文学,1989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因小品《夜归》中扮演洋学生“大山”而为大家熟知,并改中文名为“大山”,拜姜昆为师学习相声。1998年首次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潘长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张邮票》。2006年荣获“加拿大勋章”。2007年10月4日被河南省商丘市聘请为“古城形象大使”。2010年被任命为上海世博会加拿大总代表,2012年被加拿大总理哈珀任命为加拿大中国亲善大使。2015年开始推出中西结合的脱口秀节目《大山侃大山》,2017年4月,大山携《大山侃大山》登上了墨尔本国际喜剧节的舞台。 大山 (词语)大山,词语,意思是泰山。
发牙 发牙 yá 发牙(发牙) 拨动牙机。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先立招箭班士十馀人于垜子前,使人多用弩子射。其班士裹无脚小帽子、锦袄子,踏开弩子,舞旋搭箭,过与使人,彼窥得端正,止令使人发牙。”
符檄 符檄 符檄 官符移檄等文书的统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阳敦同志之言,阴挟蜂虿之毒,此乃天神所共恶,招祸之符檄也。”《宋书·沉怀文传》:“ 世祖 入讨, 劭 呼之使作符檄, 怀文 固辞。” 清 唐孙华 《己卯元旦迭韵》之二:“街衢人醉壶飱贱,公府官闲符檄稀。”
欢悰 欢悰 欢乐。 南朝 梁 何逊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明 沈鲸 《双珠记·术士玄谋》:“愿取今朝忧况变欢悰。”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署内医药相寻,殊少佳趣,幸二小儿于元旦举一子,少助欢悰。”
假期 假期 假期:汉语词语 假期:王菲演唱歌曲 假期:意大利1971年丁度·巴拉斯执导电影 假期:德国2007年托马斯·阿斯兰执导电影 假期:美国1930年Edward H. Griffith执导电影 假期:加拿大2015年Brian Stockton执导电影 假期 (汉语词语)假期是指国家法定的假日,也指单位规定的休假日。除双休日外,我国国定假期为元旦、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中秋、国庆。 公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要达到这一目标,广大私企、民营企业劳动者权益无疑是重点攻坚对象。专家指出,带薪休假在我国从制度层面已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全面落实,这需要用工单位、劳动监察部门、工会和员工等多方面加力。
节假日 节假日 节假日是节日和假日的合称。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节假日有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中国内地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3天,国庆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北大专家吴必虎称因为需求太大,所以国家可以两个长假,五一和国庆,根据南方、北方的不同情况,授权各个省政府自己来制定第3个长假,能够让长假达到21天或者15天总的供给量。
节钞 节钞 节钞 拼音:jié chāo 注音: 指帝王在节日赏赐的钱钞。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元旦日食免贺》:“﹝永乐十二年甲午正月初一日﹞太宗皇帝允之,但赐百官节钞而已。”

其它词语热搜

* 描写元旦的词语:1. 新年;2. 初一;3. 贺岁;4. 祝福;5. 欢庆;6. 鞭炮;7. 烟花;8. 晚会;9. 团圆;10. 家庭;11. 除夕;12. 红包;13. 拜年;14. 祭祖;15. 祈福;16. 美食;17. 娱乐;18. 放假;19. 感恩;20.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