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檠当昼知无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长檠当昼知无用”出自宋代李弥逊的《再用前韵》,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ǎng qíng dāng zhòu zhī wú yò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长檠当昼知无用”全诗

《再用前韵》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
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分类:

作者简介(李弥逊)

李弥逊头像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再用前韵》李弥逊 翻译、赏析和诗意

《再用前韵》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檠当昼知无用,
团扇经秋叹已陈。
我独不才端有似,
五年泽国又逢春。

诗意:
诗中描绘了一种无奈和感叹的情绪。长檠,指的是战争时用来防御箭矢的长木板,这里象征着战争和纷争。作者认为长檠在白天没有用处,意味着和平时期的人们不需要用它来抵御敌对势力。团扇经过秋天的风吹,已经失去了它曾经的新颖和活力,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衰老。作者自谦不才,但他认为自己的心境与世人并无不同。五年泽国又逢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祝福和期盼,希望国家在经历困难后能够重获新生。

赏析:
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时代的反思。长檠的寂寞与无用,团扇的凋零与衰老,都映照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作者虽然自谦不才,但他的感受与普通人相通,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最后一句五年泽国又逢春,是对国家命运的祝福,也显示出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以简约的笔法,传达了对生活和国家的深情思绪,引发读者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长檠当昼知无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i yòng qián yùn
再用前韵

zhǎng qíng dāng zhòu zhī wú yòng, tuán shàn jīng qiū tàn yǐ chén.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
wǒ dú bù cái duān yǒu shì, wǔ nián zé guó yòu féng chūn.
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长檠当昼知无用”平仄韵脚

拼音:zhǎng qíng dāng zhòu zhī wú yò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宋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长檠当昼知无用”的相关诗句

“长檠当昼知无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长檠当昼知无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长檠当昼知无用”出自李弥逊的 《再用前韵》,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