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 梅尧臣

云压花房冷,风开柳絮迟。
幽人宿酲在,静馆昼眠时。
欲雨天无雨,将丝鬓未丝。
孔融过五十,岁月已堪悲。
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头像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春阴》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阴》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阴云压低了花房的温度,风吹起的柳絮也慢慢地飘落。在这安静的居所里,幽居的人正沉浸在酒的醉意中,白天在静谧的馆宇里沉睡。虽然天空暗示即将下雨,但雨水一直没有到来,就像丝鬓上的细丝还未形成。孔融曾经说过五十岁是一个人的一个重要阶段,岁月的流逝已经足够令人悲伤。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云压花房、风开柳絮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幽居者静谧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禅意和宁静。诗中的雨水和丝鬓的暗示则寓意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象的感受,同时通过描写幽居者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反映了对时光的深沉思考和对生命的悲叹。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从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角度,表达了对时光的深沉思考和对生命的悲叹。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抒发,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哲思,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深层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春阴》梅尧臣 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yīn
春阴

yún yā huā fáng lěng, fēng kāi liǔ xù chí.
云压花房冷,风开柳絮迟。
yōu rén sù chéng zài, jìng guǎn zhòu mián shí.
幽人宿酲在,静馆昼眠时。
yù yǔ tiān wú yǔ, jiāng sī bìn wèi sī.
欲雨天无雨,将丝鬓未丝。
kǒng róng guò wǔ shí, suì yuè yǐ kān bēi.
孔融过五十,岁月已堪悲。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 《春阴》专题为您介绍春阴古诗,春阴梅尧臣的古诗全文、翻译备注、注释释文、拼音读音、品鉴赏析、古诗诗意以及网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