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作者:马端临《文献通考》简介
《文献通考》是马端临以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沿革的文化通史。他从咸淳九年(1273)开始准备,至元二十七年(1290)开始纂写,直至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始告竣。全书包括二十四门,三百四十八卷。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凡十九门。因唐代杜佑编纂的《通典》,迄于天宝。天宝以前的内容,端临就《通典》已有的材料加以补充;天宝以后至宋嘉定之末,则另行续写。其余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等五门,为《通典》所无,全部是端临搜集新材料写成的。端临编纂《文献通考》的目的,是为了弥补《通典》的不足。他认为“杜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但“时有今古,述有详略,则夫节目之间,未为明备,而去取之际,颇欠精审,不无遗憾”。因此,他以严肃的态度另行撰写。“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以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如果“载之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辩而未当者”,他就“研精覃思”,“窃以己意而附其后”,这样,他就完成了一部既有翔实丰富的史料又有深思独到的观点的史学名著。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详于政治而略于文物典章制度,端临的《文献通考》可与《通鉴》相配合;使我们对上下数千年的政治情况和社会制度有个全面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条分缕析,使稽古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特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串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近代学者治史,大多取材于此书。
《文献通考》是一部煌煌巨制,部门广,内容多,竟成于马端临一人之手,其学问之广,功夫之深,令人赞叹。
《通考》以后,出现了不少续作,有明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清朱奇龄《续文献通考补》十册四十八卷;清干隆时敕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二卷;近人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等,可见《文献通考》影响之大。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详于政治而略于文物典章制度,端临的《文献通考》可与《通鉴》相配合;使我们对上下数千年的政治情况和社会制度有个全面的认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条分缕析,使稽古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特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串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近代学者治史,大多取材于此书。
《文献通考》是一部煌煌巨制,部门广,内容多,竟成于马端临一人之手,其学问之广,功夫之深,令人赞叹。
《通考》以后,出现了不少续作,有明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清朱奇龄《续文献通考补》十册四十八卷;清干隆时敕撰《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二卷;近人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等,可见《文献通考》影响之大。
《文献通考》章节列表
- 自序
- 抄白
- 卷一·田赋考一
- 卷二·田赋考二
- 卷三·田赋考三
- 卷四·田赋考四
- 卷五·田赋考五
- 卷六·田赋考六
- 卷七·田赋考七
- 卷八·钱币考一
- 卷九·钱币考二
- 卷十·户口考一
- 卷十一·户口考二
- 卷十二·职役考一
- 卷十三·职役考二
- 卷十四·征榷考一
- 卷十五·征榷考二
- 卷十六·征榷考三
- 卷十七·征榷考四
- 卷十八·征榷考五
- 卷十九·征榷考六
- 卷二十·市籴考一
- 卷二十一·市籴考二
- 卷二十二·土贡考一
- 卷二十三·国用考一
- 卷二十四·国用考二
- 卷二十五·国用考三
- 卷二十六·国用考四
- 卷二十七·国用考五
- 卷二十八·选举考一
- 卷二十九·选举考二
- 卷三十·选举考三
- 卷三十一·选举考四
- 卷三十二·选举考五
- 卷三十三·选举考六
- 卷三十四·选举考七
- 卷三十五·选举考八
- 卷三十六·选举考九
- 卷三十七·选举考十
- 卷三十八·选举考十一
- 卷三十九·选举考十二
- 卷四十·学校考一
- 卷四十一·学校考二
- 卷四十二·学校考三
- 卷四十三·学校考四
- 卷四十四·学校考五
- 卷四十五·学校考六
- 卷四十六·学校考七
- 卷四十七·职官考一
- 卷四十八·职官考二
- 卷四十九·职官考三
- 卷五十·职官考四
- 卷五十一·职官考五
- 卷五十二·职官考六
- 卷五十三·职官考七
- 卷五十四·职官考八
- 卷五十五·职官考九
- 卷五十六·职官考十
- 卷五十七·职官考十一
- 卷五十八·职官考十二
- 卷五十九·职官考十三
- 卷六十·职官考十四
- 卷六十一·职官考十五
- 卷六十二·职官考十六
- 卷六十三·职官考十七
- 卷六十四·职官考十八
- 卷六十五·职官考十九
- 卷六十六·职官考二十
- 卷六十七·职官考二十一
- 卷六十八·郊社考一
- 卷六十九·郊社考二
- 卷七十·郊社考三
- 卷七十一·郊社考四
- 卷七十二·郊社考五
- 卷七十三·郊社考六
- 卷七十四·郊社考七
- 卷七十五·郊社考八
- 卷七十六·郊社考九
- 卷七十七·郊社考十
- 卷七十八·郊社考十一
- 卷七十九·郊社考十二
- 卷八十·郊社考十三
- 卷八十一·郊社考十四
- 卷八十二·郊社考十五
- 卷八十三·郊社考十六
- 卷八十四·郊社考十七
- 卷八十五·郊社考十八
- 卷八十六·郊社考十九
- 卷八十七·郊社考二十
- 卷八十八·郊社考二十一
- 卷八十九·郊社考二十二
- 卷九十·郊社考二十三
- 卷九十一·宗庙考一
- 卷九十二·宗庙考二
- 卷九十三·宗庙考三
- 卷九十四·宗庙考四
- 卷九十五·宗庙考五
- 卷九十六·宗庙考六
- 卷九十七·宗庙考七
- 卷九十八·宗庙考八
- 卷九十九·宗庙考九
- 卷一百·宗庙考十
- 卷一百一·宗庙考十一
- 卷一百二·宗庙考十二
- 卷一百三·宗庙考十三
- 卷一百四·宗庙考十四
- 卷一百五·宗庙考十五
- 卷一百六·王礼考一
- 卷一百七·王礼考二
- 卷一百八·王礼考三
- 卷一百九·王礼考四
- 卷一百十·王礼考五
- 卷一百十一·王礼考六
- 卷一百十二·王礼考七
- 卷一百十三·王礼考八
- 卷一百十四·王礼考九
- 卷一百十五·王礼考十
- 卷一百十六·王礼考十一
- 卷一百十七·王礼考十二
- 卷一百十八·王礼考十三
- 卷一百十九·王礼考十四
- 卷一百二十·王礼考十五
- 卷一百二十一·王礼考十六
- 卷一百二十二·王礼考十七
- 卷一百二十三·王礼考十八
- 卷一百二十四·王礼考十九
- 卷一百二十五·王礼考二十
- 卷一百二十六·王礼考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七·王礼考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八·乐考一
- 卷一百二十九·乐考二
- 卷一百三十·乐考三
- 卷一百三十一·乐考四
- 卷一百三十二·乐考五
- 卷一百三十三·乐考六
- 卷一百三十四·乐考七
- 卷一百三十五·乐考八
- 卷一百三十六·乐考九
- 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
- 卷一百三十八·乐考十一
- 卷一百三十九·乐考十二
- 卷一百四十·乐考十三
- 卷一百四十一·乐考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二·乐考十五
- 卷一百四十三·乐考十六
- 卷一百四十四·乐考十七
- 卷一百四十五·乐考十八
- 卷一百四十六·乐考十九
- 卷一百四十七·乐考二十
- 卷一百四十八·乐考二十一
- 卷一百四十九·兵考一
- 卷一百五十·兵考二
- 卷一百五十一·兵考三
- 卷一百五十二·兵考四
- 卷一百五十三·兵考五
- 卷一百五十四·兵考六
- 卷一百五十五·兵考七
- 卷一百五十六·兵考八
- 卷一百五十七·兵考九
- 卷一百五十八·兵考十
- 卷一百五十九·兵考十一
- 卷一百六十·兵考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一·兵考十三
- 卷一百六十二·刑考一
- 卷一百六十三·刑考二
- 卷一百六十四·刑考三
- 卷一百六十五·刑考四
- 卷一百六十六·刑考五
- 卷一百六十七·刑考六
- 卷一百六十八·刑考七
- 卷一百六十九·刑考八
- 卷一百七十·刑考九
- 卷一百七十一·刑考十
- 卷一百七十二·刑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三·刑考十二
- 卷一百七十四·经籍考一
- 卷一百七十五·经籍考二
- 卷一百七十六·经籍考三
- 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四
- 卷一百七十八·经籍考五
- 卷一百七十九·经籍考六
- 卷一百八十·经籍考七
- 卷一百八十一·经籍考八
- 卷一百八十二·经籍考九
- 卷一百八十三·经籍考十
- 卷一百八十四·经籍考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五·经籍考十二
- 卷一百八十六·经籍考十三
- 卷一百八十七·经籍考十四
- 卷一百八十八·经籍考十五
- 卷一百八十九·经籍考十六
- 卷一百九十·经籍考十七
- 卷一百九十一·经籍考十八
- 卷一百九十二·经籍考十九
- 卷一百九十三·经籍考二十
- 卷一百九十四·经籍考二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五·经籍考二十二
- 卷一百九十六·经籍考二十三
- 卷一百九十七·经籍考二十四
- 卷一百九十八·经籍考二十五
- 卷一百九十九·经籍考二十六
- 卷二百·经籍考二十七
- 卷二百一·经籍考二十八
- 卷二百二·经籍考二十九
- 卷二百三·经籍考三十
- 卷二百四·经籍考三十一
- 卷二百五·经籍考三十二
- 卷二百六·经籍考三十三
- 卷二百七·经籍考三十四
- 卷二百八·经籍考三十五
- 卷二百九·经籍考三十六
- 卷二百十·经籍考三十七
- 卷二百十一·经籍考三十八
- 卷二百十二·经籍考三十九
- 卷二百十三·经籍考四十
- 卷二百十四·经籍考四十一
- 卷二百十五·经籍考四十二
- 卷二百十六·经籍考四十三
- 卷二百十七·经籍考四十四
- 卷二百十八·经籍考四十五
- 卷二百十九·经籍考四十六
- 卷二百二十·经籍考四十七
- 卷二百二十一·经籍考四十八
- 卷二百二十二·经籍考四十九
- 卷二百二十三·经籍考五十
- 卷二百二十四·经籍考五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五·经籍考五十二
- 卷二百二十六·经籍考五十三
- 卷二百二十七·经籍考五十四
- 卷二百二十八·经籍考五十五
- 卷二百二十九·经籍考五十六
- 卷二百三十·经籍考五十七
- 卷二百三十一·经籍考五十八
- 卷二百三十二·经籍考五十九
- 卷二百三十三·经籍考六十
- 卷二百三十四·经籍考六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五·经籍考六十二
- 卷二百三十六·经籍考六十三
- 卷二百三十七·经籍考六十四
- 卷二百三十八·经籍考六十五
- 卷二百三十九·经籍考六十六
- 卷二百四十·经籍考六十七
- 卷二百四十一·经籍考六十八
- 卷二百四十二·经籍考六十九
- 卷二百四十三·经籍考七十
- 卷二百四十四·经籍考七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五·经籍考七十二
- 卷二百四十六·经籍考七十三
- 卷二百四十七·经籍考七十四
- 卷二百四十八·经籍考七十五
- 卷二百四十九·经籍考七十六
- 卷二百五十·帝系考一
- 卷二百五十一·帝系考二
- 卷二百五十二·帝系考三
- 卷二百五十三·帝系考四
- 卷二百五十四·帝系考五
- 卷二百五十五·帝系考六
- 卷二百五十六·帝系考七
- 卷二百五十七·帝系考八
- 卷二百五十八·帝系考九
- 卷二百五十九·帝系考十
- 卷二百六十·封建考一
- 卷二百六十一·封建考二
- 卷二百六十二·封建考三
- 卷二百六十三·封建考四
- 卷二百六十四·封建考五
- 卷二百六十五·封建考六
- 卷二百六十六·封建考七
- 卷二百六十七·封建考八
- 卷二百六十八·封建考九
- 卷二百六十九·封建考十
- 卷二百七十·封建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一·封建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二·封建考十三
- 卷二百七十三·封建考十四
- 卷二百七十四·封建考十五
- 卷二百七十五·封建考十六
- 卷二百七十六·封建考十七
- 卷二百七十七·封建考十八
- 卷二百七十八·象纬考一
- 卷二百七十九·象纬考二
- 卷二百八十·象纬考三
- 卷二百八十一·象纬考四
- 卷二百八十二·象纬考五
- 卷二百八十三·象纬考六
- 卷二百八十四·象纬考七
- 卷二百八十五·象纬考八
- 卷二百八十六·象纬考九
- 卷二百八十七·象纬考十
- 卷二百八十八·象纬考十一
- 卷二百八十九·象纬考十二
- 卷二百九十·象纬考十三
- 卷二百九十一·象纬考十四
- 卷二百九十二·象纬考十五
- 卷二百九十三·象纬考十六
- 卷二百九十四·象纬考十七
- 卷二百九十五·物异考
- 卷二百九十六·物异考二
- 卷二百九十七·物异考三
- 卷二百九十八·物异考四
- 卷二百九十九·物异考五
- 卷三百·物异考六
- 卷三百一·物异考七
- 卷三百二·物异考八
- 卷三百三·物异考九
- 卷三百四·物异考十
- 卷三百五·物异考十一
- 卷三百六·物异考十二
- 卷三百七·物异考十三
- 卷三百八·物异考十四
- 卷三百九·物异考十五
- 卷三百十·物异考十六
- 卷三百十一·物异考十七
- 卷三百十二·物异考十八
- 卷三百十三·物异考十九
- 卷三百十四·物异考二十
- 卷三百十五·舆地考一
- 卷三百十六·舆地考二
- 卷三百十七·舆地考三
- 卷三百十八·舆地考四
- 卷三百十九·舆地考五
- 卷三百二十·舆地考六
- 卷三百二十一·舆地考七
- 卷三百二十二·舆地考八
- 卷三百二十三·舆地考九
- 卷三百二十四·四裔考一
- 卷三百二十五·四裔考二
- 卷三百二十六·四裔考三
- 卷三百二十七·四裔考四
- 卷三百二十八·四裔考五
- 卷三百二十九·四裔考六
- 卷三百三十·四裔考七
- 卷三百三十一·四裔考八
- 卷三百三十二·四裔考九
- 卷三百三十三·四裔考十
- 卷三百三十四·四裔考十一
- 卷三百三十五·四裔考十二
- 卷三百三十六·四裔考十三
- 卷三百三十七·四裔考十四
- 卷三百三十八·四裔考十五
- 卷三百三十九·四裔考十六
- 卷三百四十·四裔考十七
- 卷三百四十一·四裔考十八
- 卷三百四十二·四裔考十九
- 卷三百四十三·四裔考二十
- 卷三百四十四·四裔考二十一
- 卷三百四十五·四裔考二十二
- 卷三百四十六·四裔考二十三
- 卷三百四十七·四裔考二十四
- 卷三百四十八·四裔考二十五